渗透率破75%!2025年H1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市场分析
车载显示方面,大屏化趋势延续,10英寸以上液晶仪表屏占比接近60%,15英寸以上中控屏占比提升至26%,并加速向10-20万元车型渗透,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核心卖点。
从中控屏技术类型看,LCD仍占主流,Mini LED搭载量跃升至21.6万套,主要集中于别克、凯迪拉克等美系品牌;在零跑等品牌带动下,OLED下探至10-20万元区间,成为“卷”配置的新选项。
此外,P-HUD在小米YU7首发量产,AR-HUD在问界等国产新能源品牌推动下,搭载量突破50万套。
车载语音方面,连续性语音识别、可见即可说等高体验感功能加速落地;AI大模型上车成为语音交互升级的核心亮点,自主品牌倾向自研,合资品牌则更多依赖外部合作。
座舱域控方面,在奔驰、宝马等传统车企架构转型带动下,HEV车型座舱域控渗透率超过60%。从芯片格局看,高通保持领先,国产域控芯片渗透率提升至13.4%,主要集中在10-20万元区间车型。
数字钥匙方面,UWB方案搭载量突破70万套,目前仍以中高端车型为主,凭借定位精度优势,有望与更多功能融合,实现传感器复用与成本优化。
车灯方面,自适应远近光IHC渗透率接近60%,加速向10万元以下车型下放;DLP大灯进入20万元以下市场,车灯投影逐渐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新方向。
座舱监测方面,DMS渗透率突破20%,在本土新能源品牌带动下,面部识别功能搭载量同比大幅增长,并在AI赋能下有望拓展至更多应用场景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内容源于盖世汽车社区。
11月12-14日,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灯光分会主办的2025上海国际汽车灯光及智能座舱展览会将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办,届时将汇聚全球汽车灯光、智能座舱、车载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与前沿技术,为行业搭建高效沟通平台,推动产业链各方在新形势下凝聚共识、共寻发展机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