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参加2025上海国际汽车灯光及智能座舱展览会 参展申请参观申请

2025H1“小蓝灯”同比增长11倍,汽车LED照明装配率近90%

中国汽车LED照明市场规模2030年将超800亿元


LED远近光灯装配量持续增长,2025年上半年装配率约90%


2023-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远近光灯光源数据显示,LED 照明装配量逐年增长,应用愈发广泛,市场需求持续上升。


2025年上半年,LED近光灯装配量达941.2万辆 ,装配率达89.1%,同比增长9.9%;LED远光灯装配量达940.7万辆 ,装配率达89.1%,同比增长10.0%。


 2023-2025H1中国汽车远近光灯灯源装配情况(万辆,%)

4.png

来源:佐思汽研《2025年中国汽车照明及氛围灯系统研究报告》


2030年,LED照明市场规模将超800亿元


基于中国汽车销量测算,中国汽车照明市场规模2025年约为651.2亿元,预计2030年将达882.2亿元。汽车LED照明市场规模2025年约为618.7亿元,预计2030年将增至827.9亿元。


2022-2030年中国汽车照明市场规模预测(亿元,%)

5.png

来源:佐思汽研《2025年中国汽车照明及氛围灯系统研究报告》



辅助驾驶状态灯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98%,多家车企布局发力


辅助驾驶状态灯,正式名称为自动驾驶系统标志灯,又称ADS灯、小蓝灯等。该灯是基于法规、技术标准设计的智驾新标识,点亮颜色为绿松石色,有效与其他传统交通灯及车灯颜色区分,并需要全天候可点亮。从近年车辆搭载情况来看,辅助驾驶状态灯2025年上半年装配量为75.5万辆,装配率7.1%,同比增长1098%。


2023-2025H1中国汽车辅助驾驶状态灯装配情况(万辆,%)

6.png

来源:佐思汽研《2025年中国汽车照明及氛围灯系统研究报告》


从实际搭载情况来看,越来越多车企布局辅助驾驶状态灯(“小蓝灯”)。2025年上半年,比亚迪小蓝灯装配量占比飙升至 65.4%,旗下秦 L、宋 PLUS 新能源、海豹 06 DM-i、海狮 05 EV、海豚等多款车型均已配备小蓝灯;此外,理想汽车、小鹏汽车、问界、方程豹等新势力品牌,也在这一领域占据重要地位,成为小蓝灯的核心应用玩家。




      通过梳理各车企车型小蓝灯上车方式,可分为以下两种:


01

“OTA 升级”:针对部分车型,车企可通过 OTA 升级赋予其小蓝灯功能。例如,2025年6月17日鸿蒙智行向问界 M9/M8 推送了 OTA 更新,新增小蓝灯功能。当车辆开启辅助驾驶模式时,车头、车尾以及外后视镜处的蓝色指示灯便会持续亮起。


8.png


02

“硬件 OTA 升级”:部分车企会推出硬件 OTA 升级方案,让老车主也能用上小蓝灯。例如,2025年3月,小鹏汽车推出了“AI 智驾小蓝灯硬件 OTA 众筹升级计划”,该计划覆盖了小鹏 P7、P7i、G6、G9 及 X9 等多款车型,众筹价格为 899 元。


9.jpg

图源:小鹏汽车



氛围灯脱离纯装饰范畴,实现与DMS/ADAS等功能联动


汽车氛围灯已突破其传统定位,从单一的环境装饰功能,演进为融合辅助照明与场景化交互功能,成为提升驾乘体验的智舱新元素。从应用场景来看,氛围灯的覆盖范围在不断扩大,现已延伸至车顶、底盘、前/后备箱、门把手、轮毂等全车多区域。在功能层面,其交互性显著增强。


具体而言,氛围灯可与车机娱乐系统深度联动,随音乐、影视或游戏内容动态变化,营造沉浸式视听体验;它还能接入舱内监控系统(DMS/OMS),智能识别驾乘人员的情绪状态,并通过光影变化实现情感化交互;此外,氛围灯还可与车辆导航系统及辅助驾驶系统(ADAS)状态实时联动,例如在导航提示转向时通过灯光变化引导驾驶员视线,或在激活辅助驾驶模式时自动切换为“小蓝灯”色调,以增强驾驶安全感。




01

案例(1):奔驰S级轿车的氛围灯结合辅助驾驶系统,可在转向或检测到危险时,予以红色环境光提示。



02

案例(2):理想 i8 在开启AD时主驾音响的氛围灯将调节成“小蓝灯”颜色,帮助车内乘员能够清楚地了解当前车辆辅助驾驶状态,提升安全性。


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内容源于佐思汽研,旨在分享行业动态与资讯,相关内容以官方发布为准。本账号所转载的文章仅用于行业交流,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若涉及作品侵权等问题,烦请您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。


车灯网站logo.png


11月12-14日,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灯光分会、中汽零部件技术(天津)有限公司主办的2025上海国际汽车灯光及智能座舱展览会将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办,届时将汇聚全球汽车灯光、智能座舱、车载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与前沿技术,为行业搭建高效沟通平台,推动产业链各方在新形势下凝聚共识、共寻发展机遇。


官方微信
+86-13651961064